top of page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2024)

  • Writer: Rachael Ho
    Rachael Ho
  • Sep 3, 2024
  • 2 min read

Updated: Aug 3


ree

日本常被視為一個高度壓抑的社會,當事主感到自己已經「人間失格」時,有些人選擇結束生命,而另一些缺乏這份「勇氣」的人則自願失蹤,以尋求重生的機會。由此產生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Jōhatsu蒸發」。


「Jōhatsu 蒸發」源於 90 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許多市民因債務纏身而選擇逃亡,避開債權人的追索。至今,每年約有 80,000 人憑空消失,背後則是一些遊走於法律邊緣的公司,俗稱「夜逃屋」。這些夜間搬運公司專門協助客戶在眾人沉睡之際悄然消失,實現「人間蒸發」,幫助他們改頭換面,重啟人生。


電影以兩條主線交錯展開,探討不同的關聯者:自願蒸發者、協助他們的人及尋找蒸發者的人。


導演 Andreas Hartmann 和 Arata Mori 深入蒸發者的內心,揭示他們不為人知的心聲與掙扎。有因無法承受家暴而逃亡的人,有因無法償還龐大債務而潛逃的人,還有因精神錯亂而渴望逃離恐懼視線的人。他們都有各自蒸發的理由,並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他們內心何嘗不渴望平靜,但在現實的重壓下,只能選擇躲藏在黑影中,尋求一絲喘息的空間。




片中,蒸發者的母親委託偵探尋找兒子,懷抱微弱希望,緊緊握住那絲仍然安好的線索。與此同時,夜逃屋的老闆娘因渴望蒸發,創辦公司幫助面臨相似困境的人。


導演多次特寫人物的細微表情。蒸發者的目光中總是流露出一絲落寞與孤寂,即使嘴角微微上揚,依然能感受到心底的傷痕,彷彿生存的每一刻都耗費不少力氣。難以想像他們在逃亡前的掙扎,以及面對新生活時的迷惘與不適。等待兒子的母親在露台上靜靜吸煙,難掩心中寂寞,默默期待著兒子的歸來…


可惜的是,有些情節因私隱問題和安全考量需以空鏡搭配旁白呈現雖然這會讓內容稍顯「未到肉」,卻也真實反映了他們的日常——在社會的角落裡悄然無聲地匿藏著。


這令人深思:在這個看似繁華的日本社會中,文化的影響究竟有多深,以致於形成如此壓抑的環境,甚至催生出逃亡文化。對於蒸發者而言,這或許是自我解脫的方式;然而,對於他們的親人或朋友來說,卻充滿困惑與不解。他們難以理解,為何選擇貿然失蹤而不與他們商討,尋求解決方案。

Copyright © 2025 阡言萬語 |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