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魚豐(2024)
- Rachael Ho
- Mar 28
- 3 min read
Updated: Apr 14
付出金錢,就能得到麵包。 付出稅金,就能得到權利。 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報酬。 到底要付出什麼,才能了解這世上的一切?

日文原書名《チ。》一字多義,其發音與「地」、「知」、「血」相同,象徵著作品的核心三大元素:地的運動,知的追尋,血的繼承。雖以地動說為題,作品的重心並非科學推演,而是圍繞這場革新對信仰、生命與歷史的質疑,交織出理性與信念碰撞的史詩。
從拉斐爾發現石箱中滿載的地動說資料,到資料被焚毀,只剩奧克茲書中的感動,再到這些文字也化為灰燼,最後僅存杜拉卡臨終時寄出的信。主角們為真理付出一切,最終只留下了一個簡短的標題——《關於地球的運動》。某個偶然經過的男子聽見了討論,雖只是片語隻字,卻仿若凝聚了過往所有人的追尋,化作一個通往未來的「?」。
你……還有你所負責的那些『異端者』,你們都不會在歷史上留名」
他們並非歷史的主角,正如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然而,歷史的推進正源於這些未被記錄的名字與看似徒勞的行動,這些微小的力量皆成為構築真理的基石。
主角是...「地動說」
初讀這部作品,看到拉斐爾在第一集便殞命,我以為這是一部群像劇。隨著劇情推進,當主角一個接一個倒下,我才驚覺,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地動說」本身。
支持地動說的人各有不同的動機:赫伯特、拉斐爾、巴德尼與約蘭達以「正統」的學者心態追求真理,認為「地動說」完美契合上帝的創造,其軌跡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和諧美;奧克茲則因為對天空的壯美與真理的純粹追求;杜拉卡只在乎自身利益,既不信上帝,也不關心科學。這些不同的信念,在地動說的推進過程中彼此碰撞,形成一場場思辨的火花。
而異端審問官諾瓦克在讀者眼中或許是「反派」,但對他而言,他只是忠於天職,為上帝效命,抓捕異端,捍衛教會的權威,只想為女兒約蘭達創造一個「純淨」的世界。他堅信這是通往天國的道路,是他追求的真理。
然而,他將異端一個個送上死刑台,最終卻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女兒成為異端的事實。在約蘭達自爆身亡後,安東尼主教的一席話讓諾瓦克意識到,他所忠誠執行的審判或許從一開始就建立在虛妄之上——地動說並非對信仰的顛覆,只是一種假說,可以成為對聖經嶄新的詮釋。或許,這場迫害只是某個當權者因私怨而發起的鎮壓,而他竟成了這場迫害的執行者與歷史的見證者。
今天起,我將轉動地球
每次聽到主角們說出這句話,我的內心都不禁顫抖。「轉動地球」是魯莽的,所承載著的是他們的覺悟與壯志,將原本一成不變的人生徹底翻轉,試圖顛覆既定的命運。
拉斐爾原本順從養父的教誨,準備研讀神學,過安穩的一生,但他的好奇心將他引向「地動說」,最終為守護資料付出生命;奧克茲出身貧民,卻因為仰望星空的感動而學習讀書寫字,把感動轉化成文字;約蘭達身為女性,有著非凡的才智,卻因性別受限,無法參與學術討論,甚至只能借他人之名發表自己的文章。但她從未屈服,最終成為「異端解放戰線」的組織長,雖然未能公開身份,卻用行動推動變革;杜拉卡最初只為金錢而接觸地動說,但因約蘭達的託付,她感受到責任的重量,甚至捨棄父親的遺物與血汗錢,只為將《關於地球的運動》發行,並寄出那封改變未來的信。
「所有的歷史都在背後推動著我前進。」—— 約蘭達
追尋真理的路途如漫長黑夜,但星光穿透黑暗,晨曦終會到來。從拉斐爾仰望浩瀚的星空,到杜拉卡在黎明中迎接初陽,真理如光,無論多遙遠,總會灑向大地。